logo

每日资讯

三分钟了解“建水紫陶的色彩奥秘”

时间:2021-06-08 15:21:31作者:滇南陶韵

“为什么建水紫陶会有这么多种颜色呢?”这个问题**可以入选“陶友最常问的十个问题”之一,所以今天呢,我就来给大家说说“建水紫陶的呈色原理”。

影响建水紫陶呈色的主要原因有三个:泥料配比、烧制、还有一个就是打磨。


01.泥料配比


泥料配比,这个很好理解。建水紫陶的泥料总共有五种颜色:红、黄、青、紫、白,(也有人说是五花、黄、白、灰、紫,其实都是一样的,只是叫法不一样。)根据不同呈色需求,泥料配比不一样


比如:白陶,主要泥料是白泥为主,白泥的比例在75%以上;呈色为红、黑的陶,五种泥料都会用到,只是每种的比例不一样而已。


当然,紫陶除了白、红、黑三种颜色,还有古铜、虎斑青灰等。这些颜色又是怎么形成的呢?下面就是我要重点说的“烧制”了。


02.烧制


建水紫陶的烧制,主要有两种:氧化烧和还原烧。

氧化烧 

氧化烧就是在烧制过程中,一直供给窑室内充足的氧气。要让坯体中的水分蒸发,坯体得到正常收缩,氧化烧是必不可少的过程。


经氧化烧烧成的白陶成品,呈色为明度较高的黄白色,俗称“象牙白”,红陶呈暗红色,俗称“猪肝红”。

640.webp (3).jpg

象牙白(氧化烧成)

640.webp (4).jpg

猪肝红(氧化烧成)

还原烧


颜色变化大的是“还原烧”,还原烧是在窑内温度上升约至960℃左右之后,开始减少窑内氧气的供给,使窑内产生缺氧的状态,导致火焰需要从坯体或硼中寻找可供继续燃烧的氧气。当窑炉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在2%~4%时,陶坯中的铁元素便在还原过程中呈现褐黑色。


使用还原焰烧制出来的器物表面火皮呈呈黑褐色和青白色,打磨后可获得纯黑色、黑红相间和青灰色。

640.webp (5).jpg

纯黑色(还原烧成)

640.webp (6).jpg

黑红相间(还原烧成)

640.webp (7).jpg

青灰色(还原烧成)



03.打磨


氧化烧烧制出来的陶器,打磨前后颜色差异不大,变化比较大的是还原烧。还原烧出来的红陶(此时的红陶表面是褐黑色)打磨后可获得纯黑或黑红相间的成色,还原程度不同,还原层厚度也不同,因此通过打磨,可得到不同成色的陶器。白陶打磨出来是青灰色


640.webp (8).jpg

建水紫陶丰富多彩的色彩,由许多因素决定着,不同的配方,不同的烧制方法,不同的打磨程度就可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,奇妙无比。
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


COPYRIGHT © 2018 滇南陶韵 ALL RIGHTS RESERVED  滇ICP备18002321号-1 技术支持:万商云集 copy 滇公网安备 53010302000820号

342

6435